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盛夏,全世界的目光被一支来自中美洲的球队牢牢吸引——哥斯达黎加。这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小国,竟在“死亡之组”中接连击败乌拉圭、意大利,逼平英格兰,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挺进16强。他们的故事,成了那届世界杯最动人的童话。 赛前,媒体用“陪跑”形容哥斯达黎加的处境。同组的三个对手共拥有7座世界杯冠军,但主帅平托的5-4-1防守反击战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。门将纳瓦斯高接低挡,鲁伊斯和坎贝尔的反击刀刀见血。3-1逆转乌拉圭后,意大利名帅普兰德利在赛后直接递交了辞呈。 1/8决赛对阵希腊,纳瓦斯在120分钟内完成7次神扑,最终点球大战中乌马尼亚罚进制胜球。当四强近在咫尺时,荷兰人用残酷的点球终结了黑马之路。但赛后范佩西主动与纳瓦斯交换球衣的画面,成为世界杯经典瞬间。 这个没有职业联赛的国家,靠着全民足球教育体系和海外球员培养机制创造了奇迹。如今他们的青训营里,随处可见穿着纳瓦斯球衣的孩子们。正如《马卡报》所写:“哥斯达黎加证明,足球世界里,心脏的大小比国土面积更重要。”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,哥斯达黎加将再次启程。这一次,全世界都准备好了聆听他们的新故事。当加勒比海的风吹进世界杯赛场
“死亡之组”里的生存游戏
“我们不是来旅游的,我们要让世界记住哥斯达黎加的名字。”
——队长鲁伊斯在更衣室的演讲 点球大战的英雄与遗憾
足球王国的另类启示录